看起來我們又在不務正業了吼~
其實我們所做的事看似沒有關聯,但是因為是想要重新喚起人對〝珍惜〞的重視,所以不管是對傳統技術的再發掘(如【築‧榫】),或是對於老行業的重新了解(如【工藝復興】系列),都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
也因此,塑造城市集體記憶的「建築」,當然也就會是我們關心的對象了。(希望這樣轉不會太拗)
台中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我們基本上沒有所謂〝市中心〞的區域(原本該是市中心的火車站周圍,現在成了外勞聚集的另一個國度),所以除了後來都市發展局規劃的重劃區,我們的建築是散落在城市中的,所以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早期都市發展遺留下來的痕跡,也就是我們說的「老房子」。
自從R從澳洲回來後落腳台中,開始了現在這份工作,就一直用心觀察這座城市的呼吸。我發現,雖然從小就在這裡長大,卻其實對這裡一點都不熟悉。所以在閒暇之餘,我總會騎著機車穿梭在這座城市中的大街小巷,慢慢去重新認識這塊我自小生長的土地。因為〝閒暇之餘〞的情況很多,所以看到了很多以往都沒有注意到的角落,也漸漸的體會了這裡與其他城市不同的脈動。(好啦我們就是不務正業)
而第一次,我有了〝深愛這座城市〞的感覺。
可是台中對於老房子一點也不在乎,他們被視為都市發展的障礙,總是欲除之而後快,但有些地方可能是礙於產權,或是某些社會團體的阻撓,以致一直無法處理,但是他們也不讓別人接手,就是將房子封起來,然後靜待歲月侵蝕。要知道那些有很多都還是日式老建築──像是林森路貴和街一帶,都是當年的公務員宿舍──要是沒有〝人氣〞,很快就會腐朽崩塌,然後到時文史團體再爭取也沒有意義了。
真是可惡至極!
文章開始的那張照片,就是前幾天行經朝陽街與大全街時(也是在林森路一帶),突然發現的,之前矗立在那的,日式老建築昔日警察宿舍,赫然已變成一片殘破瓦礫。
這一驚非同小可,我趕緊下車,雖然不知道能做什麼,但是留下幾張照片,總是可以的。
拆除到一半的房舍在夕陽的照射下更顯悽涼 |
工地中只剩下成群的野貓四處竄動,我反而成了外來者 |
昔日的熱鬧光景如僅只剩一片唏噓 |
多少故事將隨著建築的消失而被埋葬? |
我怔怔的想著,眼淚就滑了下來。
離開那裡後,心情沉重無以復加,難道對於這些老房子,我們真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一棟棟的倒下嗎?
「絕對不行!」我在心中吶喊。
已經動工的也許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但台中還有很多非常具有意義的老建築,我們是不是還可以做點什麼?
然後,我想到了三光巷。
這是在R剛回來沒多久,也是在一次城市巡禮中就發現的一塊世外桃源。在離市區稍遠卻不遠處,有這樣的一個社區,當年是省政府新聞處的眷舍,卻在精省後就荒廢了,如今成為一整片結構完整的廢墟。
當時我們第一間看見的,就是這戶。當場就被她奇特的結構所吸引。 |
冒著被告發的危險,我闖了進去。映入眼簾的是狀態很好的室內空間。 |
總共有兩個房間一間廁所一間廚房一間客廳 |
房間一覽 |
廁所。還有浴缸,其實空間還蠻寬敞。 |
廚房。磨石子的檯面真是迷人~ |
很驚訝這麼美的建築居然會被荒廢在此,所以決定一探更多究竟。
很奇特的單位。衖,就是早期的〝弄〞,但是比弄更小。現已廢除。 |
用一個大樓梯通向兩戶住家,整個很酷。樓下單位的入口在背面。 |
都已經被植物佔據 |
左邊的單位在二樓,右邊的單位在一樓,但兩個單位疊在一起成為一個兩層樓的建築。 |
一樓的單位 |
感覺一樓單位的比較氣派 |
把住戶趕走了,卻還是不斷的將信送到這裡來,政府的邏輯真是高深。 |
一走進來時光彷彿跌進四十年前,那個純真的年代。 |
在社區的外圍有一排較氣派的房舍,也許是地位比較高的官員住的吧! 但已完全封鎖,所以沒辦法比較其中不同。 |
這是爬上牆頭拍的 |
外圍的房舍的確比較氣派,馬路也大條 |
壯觀的大面紅磚壁,當年上面應該是有著〝光復國土〞之類的精神標語吧 |
這一戶還有一個從廚房通出來的小露台,真是典雅啊~ |
在外圍大房子的對面,是一整排這樣的房子 |
跟社區裡面的建造風格完全不同,推測應該是作為店面之用 |
在外側的某戶住家門上插著的旗子,上頭寫著:「爭取!新聞處舊宿舍盡速拆除!」 |
台中有非常多大概1960年代前後建造的房子,擺脫了過去日式建築的氣息,又還沒遭到西方建築的洗腦,展現出非常屬於台灣的建築美學。
這麼精緻而優雅的小別墅,整齊而幽靜的巷道,在嘈雜的大馬路旁,這裡就像是世外桃源一般,從容而安靜的待在這裡,直到被社會遺忘。
依照每棟建築的大小及格局來看,這裡的居民應該都是有一定地位的人,何以今日會凋零至這等地步,甚至被議員在質詢時稱為「台中市的百慕達」,真的令人心痛……
其實當初發現後對於這裏馬上就有了美好的想像,但礙於自己勢單力薄,恐怕扛不起這麼龐大的工作,幾經考慮之後決定暫緩,先做更多了解也累積多一點能力與人脈。但我有事沒事三不五時就會晃進來,一方面看看她是否安好,一方面也沉醉在這裡的靜謐優雅。
一年過去,最近她終於也被封印了。
這裡附近的居民受不了這裡長期被遊民佔據,決定自力救濟爭取拆除行動,將所有屋舍封鎖等待拆除。
我知道這樣的事情在城市中每天在上演,我們救不了貴和街的老房子,救不了光復新村的老眷村,也救不了中興新村的舊眷舍。但很多人救了寶藏巖,救了西螺的大地之屋,甚至台南的一堆老房子!表示這件事還是做得到的,只是在於能不能提出夠吸引力的方案,和有沒有夠多人願意跟他拼了!
而對於三光巷,我們是有著藍圖的。
我們發現,台中其實有著不輸給台北或台南的創作能量,卻因為沒有那個市場與氛圍,所以一直看不到能量在城市中發酵,這對號稱「文化城」的台中,不啻是一種諷刺。這裡其實有著不下南北的創作人才,卻因為沒有適當的聚焦,所以讓他們散落在都市中、隱沒在巷弄間 (甚至還有人被逼到了東勢的山裡) ,弱化了整體的力量。他們沒有錢、也沒有空間讓他們創作,縱有滿腔理想與抱負,最終卻苦無機會發揮,消弭在現實壓力中,也削弱了整座城市的可塑性。
而這裡不像東海藝術村那麼偏遠難以凝聚人氣,也不像貴和街的舊宿舍那樣地處市中心。三光巷的優勢在於,她處於都市的邊緣地帶,因此不會影響整個都市開發的計畫,卻依然保有與城市聯結的緊密度,對於需要市場也需要空間的創作者而言,是最理想的場域;而對亟欲形成都市特色以便城市行銷的政府而言,這樣的地理位置實在是最恰當不過了。
我們希望政府可以提供這片廢棄社區作為創作者創作之用,不收取租金,水電則可再商議。由於台中有非常多的獨立設計師,不同於純藝術,設計師會比較有商業及管理的概念,因此若此案可成形,真的聚集了眾多類型的創作者,必然不會像某些城鎮的鐵道藝術村般,成為「叫好不叫座」的「虛名場所」,而是具有真正經濟效益的「營利場所」。而這裡不像東海藝術村那麼偏遠難以凝聚人氣,也不像貴和街的舊宿舍那樣地處市中心。三光巷的優勢在於,她處於都市的邊緣地帶,因此不會影響整個都市開發的計畫,卻依然保有與城市聯結的緊密度,對於需要市場也需要空間的創作者而言,是最理想的場域;而對亟欲形成都市特色以便城市行銷的政府而言,這樣的地理位置實在是最恰當不過了。
又或者在國有財產局對這塊區域沒有更完整的規劃前,願意撥出一個年限,透過低租金的方式,鼓勵年輕的設計團隊進駐,既可以讓政府免去輿論的壓力,創作者也找到生存空間,附近居民更會樂見其成。
當然我們並不認為這是最好的規劃,只是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老房子有了新的時代意義,創造出了經濟價值,自然就不會被政府或是民眾排擠了。
我相信,即使不願意淌這渾水,只要政府願意鬆一點手,民間的力量自然會替這些老房子找到新生命,就像台南一樣。從十幾年前的「自在嬉遊」(風尚旅遊前身)、「窄門咖啡館」、「藍晒圖」,到後來名震中外的「西市場‧謝宅」、「草祭二手書店」,到最近的「彩虹來了」、「佳佳西市場旅店」......等等,其中當然還有很多如「黎巴嫩玫瑰長廊賣酒」、「伊藤料理」、「信裕軒」、「隨光呼吸」、「BAKKU」、「橋下」.......等等等等,好多好多,對城市有熱情對老建築有感情的年輕人(或是不年輕人),前仆後繼的重新使用老房子,重新賦予他們生命,讓這些老房子群在古意盎然的台南,不僅僅作為懷舊瞻仰之用,更能重新在新時代中找到存在的意義,成為台南市的一大特色。
而每年的特色老建築票選,甚至成為了現今台南市最有特色的活動之一──「老屋欣力」。
而台中一定也有著不少於台南的喜歡老房子的年輕人,從目前台中最火熱的文化聚落「忠信市場」單位預約大排長龍可見一二。只要這群喜愛老房子的人集結起來,一起進來使用老房子,這樣的聲音才會形成影響力,最終讓政府無法忽視,而我們也可以做更全面的推廣,保護城市的回憶,並創造新的故事。
我知道這樣公開這些訊息可能會讓我吃上官司,因為這些國有土地我算是非法入侵,但如果能喚起大家更多的注意,這點風險小弟還承擔的起。
我們一致認為,台中不僅需要像大都會歌劇院或創意文化園區這種大型藝文展演中心 (或許我們可稱作「貴族藝術」) ,也會需要如台北寶藏巖般的庶民藝術存在,整座城市的文化蘊涵才會豐富而完整、紮實而雋永。
建築是城市的回憶,在都市更新的同時,若沒有妥善規劃,城市的過去也一點一滴的被抹煞,未來的人們就只能由資料或是照片中遙想當年,而沒辦法再以身體去親自感受。回憶無法傳承,溫度就無法累積,我們將會變得更麻木不仁!
這真是我們歷來最嚴肅的一篇文章,但面對城市的變遷與美好價值的流逝,我們的確是沉痛且認真的,希望我們可以真的為這塊土地、為未來的台灣,留下些什麼,而貢獻一己之力。
三光巷怎麼去
View Larger Map
台北公館寶藏巖
西螺大地之屋
2008年第一屆老屋欣力賞介紹
因為老房子事務所的游智維大哥的介紹,我們認識了這樣的一個部落格,努力著記錄全台灣各地的老房子,也許如此也會是一個方法,用一個平台集結所有關於老建築的訊息,也更能夠凝聚成一股比較強大的力量。
印海街誌
後記: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網路新聞又出現了關於三光巷的報導。
當然還是負面的。
當然還是負面的。
台中佔地一甲廢棄官舍 變治安死角
前省府官舍荒廢 成治安死角
再後記:在我們發現三光巷被封之後,為了不想之後後悔,我們終於有了行動──寫信給我們偉大的市長與〝低調〞的文化局局長。結果政府效率奇高,信發出去兩天,市政府都發局都更處與文化局的人都派人打電話來〝關心〞了,讓小弟受寵若驚(簡稱「受驚」)。前面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就跳過不提,都更處的先生告訴我:「我們查過,這不是都市更新裡的區域喔~這樣子我們沒有權力處理,您看您是不是要找文化局的人,他們一定會有辦法啦!跟文建會申請啊!不是有什麼〝古蹟利用〞之類的輔導案嗎?找他們應該比較合適~」
啊咧幹,可是在數小時前文化局文化推廣科的小姐才非常親切的告訴我:「呃...不好意思,因為每個單位有每個單位的權責,我們不方便越權,所以如果那是有關都市更新的部份,我想他們會給你一個答覆的。」
嗯,這就是我們的政府。
啊咧幹,可是在數小時前文化局文化推廣科的小姐才非常親切的告訴我:「呃...不好意思,因為每個單位有每個單位的權責,我們不方便越權,所以如果那是有關都市更新的部份,我想他們會給你一個答覆的。」
嗯,這就是我們的政府。
早就看透了台灣地方政府對於建築跟土地規劃是多麼的混亂與落後,目前所見規畫良好的都市街道,都是日本留下來的,很多美麗的建築也是日本留下來的,其他後期的哪有甚麼都市規劃,根本就是亂搞一通,若有接觸台灣建築產業的人就會知道,很多都是黑道跟財團利益,政府坑也不敢亂坑一聲,光是建築物計價計稅方式都可以將錯就錯不合理的到現在,要是台中土地有像台北這麼值錢,保證拆得更快,也蓋得更快.還有都市更新也是根本是在炒中古屋市場而已,最實際的方式就是財團跟黑道自己良心發現願意放棄現有利益,然後地方政府能有專業跟魄力的解決目前土地亂象,否則10年後還是繼續老調重彈..
回覆刪除我很希望這些老房子能被保存下來,但是當地居民的治安的確也是他們心頭憂慮。需要政府時,政府往往能再次顯示出預料中的無能。
回覆刪除這位匿名兄想必是對我們的政府有很多不滿。其實我們在這幾次與政府的交涉中的確也常常碰到令人為之氣結的情況,但是這些其實也都在我們的預料之中。政府這麼大一個體制機器,經過這麼多年的運作與操作人員的經驗不足,都導致目前運作的滯礙。但將之與其他歐美甚至日本等國家相比,其實是不甚公平的。我們建國也才一百年,若是從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算起,更只有區區六十二年,跟其他動輒數百年的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們真的還很年輕,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回覆刪除所以現在我們比較傾向於用較寬容的心去看待目前的困境與亂象,先接受這樣的現實,再想辦法找出相應之道,並在過程中一點一點的推動時代進步,或許比悲觀或負面的看待更有實質上的幫助。
至於第一篇所提到的〝最實際的方法〞,現在看來,好像是最天方夜譚的可能呢......(笑)
不管我們做的這些有沒有用,我們也只是希望,以後不要為了當初沒有盡力而後悔。
真的很感動還是有這麼關注這一切發生的捧由,也歡迎匿名兄持續的參予討論或給予指教。
我所生活的嘉義市與北港鎮,兩個也都是相當有歷史的市鎮,北港擁有許多巴洛克式建築,嘉義市則是擁有許多木造老屋,但是許多過往的生活軌跡卻一再的被怪手無情摧毀,像是近期北港水利會、嘉義市郡役所、鐵路宿舍....等等不勝枚舉。
回覆刪除今天經過嘉義市擁有許多木造老屋的長榮街,看到又有木造老屋被夷為平地,心裡真的是很難受;特別是當這些老房子被改造成不搭嘎的玻璃帷幕現代大樓,就更讓人難以承受了。
對於台灣這個社會來說,公務人員總是不討好的,在建築或土地上做太多總一直被攻擊的點,我們總期望他們做出什麼來,但如果他們開始做了,但又沒成效,或成效不如人意時,我們是否能體諒呢?台灣的法律是大陸法系,也就是規定的就是不能做,但沒規定的是否能做呢?這個的裁量權是在檢調,但夠明確嗎?並不明確,所以久而久之,公務人員只要遇到土地或建築上面的問題,思考都是傾向於"不做為"因為不做,就不會錯......
回覆刪除像台灣的日本木造房屋至今許多保養良好仍舊能活到現在,甚至沒有保養的房屋還是歷經這麼久的風災天災仍屹立不搖,所以我對於「台灣氣候潮濕不適合蓋木造房屋」這句話相當質疑。
回覆刪除而台灣我想是因為那些木造房屋的保養技術已經失傳,所以這些房屋只能任其荒廢,由於保養技術的失傳,或是找到專業的工匠價格卻是相當昂貴,還不如拆掉蓋新的水泥鋼構房子。
日本的木造房屋每經過幾十年後就需要翻新,所以過了兩、三百年這些木造房屋還能持續使用,台灣的水泥建材房屋相當堅固,但是遇到地震假如裂痕過大就不能居住了,日本的木造房屋還能把屋樑、瓦片拆除,原建材仍能直接重新蓋起新房。
BTW,日本至今透天厝還是喜歡木造房屋,那些木造屋跟保養技術還保留至今,日本也有自己的再生林業來生產木造建材。所以這一連串的脈絡還在日本活絡著。
然而台灣由於技術失傳,這一連根拔起的將是一連串的技術與人才消失。像高雄木造舢舨船就是一個悲劇。
看了您這篇文章很感動,我住在樂群街大全街附近,我岳父家在三光巷,這兩個地點及其老建築都很熟悉,也曾多次在附近拍照,期待後續能有個比拆除更好也更實用的保存利用方案出來!:)
回覆刪除可找黃國書議員一起去
回覆刪除對抗現實總是辛苦,但為了心目中的價值,我相信一切都是值得的,感配你的所做所為,加油!
回覆刪除也許可以從文化資產法下手,寶藏嚴就是以文資法所留下來的東西,當然他必需加上許多民願才能推動,被訂定成文化資產的物件都不可隨意拆除(當然還是有發生惡霸拆除的情況),但至少是一道保險,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文化資產申請,加上都發局都說不是都更的區域了,應該更有保存的可能性,這可能是正常管道的方法之一(也許吧=.=)。
另外我幫一下政府"基層人員"說一下話,對他們而言可能只是公務人員,領薪水的,就現有的制度下,能閃的就閃,才不會被長官黑,而且就算下面的人有心想要工作,也會被這樣的制度所磨滅他的鬥志,最後決定的往往不是窗口,而上層,而決定的標準呢?應該是負面民意、利益跟不願意吧!哈~~~
當你跟文化局的人說是都更的區域時,他自然就推說是都更局的事,在工務員人說很正常(一半一半),但都更局都說沒有了,那就可以在去問問文化局了?
文化資產所的總部剛好在台中喔,在台中創意文化園區裡面(舊酒廠)。
感謝大家對這個地區的關心,老實說真的超出我們所預期。
回覆刪除後面的文章中有進一步的後續發展,我們也持續的在做出一些努力,跟許多前輩與朋友一起。
最近我們剛為了這裡成立了粉絲專頁,要是大家有興趣持續關注,請加入我們的page並繼續給予我們指教。
http://www.facebook.com/pages/%E5%BE%9E%E6%96%B0%E7%9C%8B%E8%A6%8B%E4%B8%89%E5%85%89%E5%B7%B7/157551790967273
同出一源的兄弟眷舍:台中市光復新村與長安新村
回覆刪除http://mypaper.pchome.com.tw/gardencity/post/1321972513
本會已寄出回信連絡!
回覆刪除若沒有收到請來信
謝謝!!!很高興認識大家
cv98kimo@yahoo.com.tw
您好,近來劣者剛好在做審計新村的案子(學術),因此看到了這一系列的資訊,臺灣戰後建築的古蹟保存其實很不受重視,無論新竹或者台中。古蹟保存認定三個條件是人文之價值、歷史背景意涵地域風貌特質,然而以這些公務員舊宿舍來說,能談及古蹟保存較合理的條件應是人文之價值中的文化價值,畢竟戰後建築的工法不能比木造建築,甚至沒有明顯的建築時代風格與地域特色,除非藝文人士的力挺保留,我相信對政府來說這些地方只是待拆除而已。
回覆刪除試問您認為長安新村最有利保存的價值有哪些?當然它夠具規模並且建物配置也不同於今日、更有與自然共生的影子,但以土地價值來說並沒有達到其經濟效益或者說無有利歷史事件、人物及建築風格支持它。這些問題也是我手邊案子的問題,我希望提出來一起討論,謝謝。12號會到三光巷實地一看。
我剛結婚就住三光巷(靠近北屯路這端),因為當時只有少數住戶,每每經過後面的宿舍區,總害怕幽暗的巷子會否出現惡犬或歹徒。
回覆刪除這幾年我搬到附近的透天,宿舍區的草長得比人高。也不見市政府來處理。每到夜裡,我總擔心我夜歸的孩子走過那一區。
三光巷短短地,卻很幽靜,像隱藏在城市裡的璞玉。身為一個平凡的媽媽,只希望有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若,我們的心聲,市政府都漠視...又怎能相信文化的保存會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