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

歷經幾個展覽之後,本站名氣扶搖直上文章日漸豐沛,站內人員幾經討論,決定將現有文章分類重新調整以利搜尋。因此自即日起,本站文章將調整為以下分類:

工藝復興】──我們將目前所接觸的傳統工藝紀錄於此,並持續的思考其在新時代的可能。
【加點設計】──敝工作室的名號,但在這裡將會用來討論所有跟設計相關的議題。
【加點狂想】──任何關於我們瞎扯淡天馬行空的想法都會在這出現。
【加點好人】──任何我們看到的有趣的、令人感動的設計人或是任何人,都會放在這一類。
【加點好事】──所有關於電影、展覽、音樂、書籍之類的感想都在這一類。
【加點好店】──任何我們去過看過或是知道的好地方,都會盡量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設計墨爾本】──顧名思義就是將R過去為墨爾本所紀錄的一系列文章獨立出來。 (什麼?好像還有一篇?!)
【拉‧迪賽】──這裡卻完全跟設計無關,這裡其實只是我們存放一些完全沒有主題的內容的地方,只是這名字我們很喜歡,就硬是要拿出來用!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加點好事】好書分享──蘇菲的世界 Sofies verden



哇哈哈,這麼久沒出現,一出現當然還是要照例的演出不務正業的戲碼!至於我們最近的動態.......應該下一篇就會出現了吧......  (心虛...)
  (附帶一提,文頭這張圖怎麼那麼像ID4的海報啊...)

=========================================================================================


前言

乍看書名,原以為是本寫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書,經上網查索,發現竟然是一本哲學的啟蒙書;許多網友更推荐是一本最好的哲學入門書。為了幫朋友的孩子,尋找幾項可以陪伴他們一齊成長的禮物,其中之一便選上蘇菲的世界;趁便也推荐給(大東樹脂)文藝社的夥伴,順手分享,同時也迫使自己參與研讀。粗略讀過之後,頓覺此書既豐富又淺顯,確實值得一讀。

或許有人認為,我又沒有想成為哲學家,何必學習哲學?就像我們學習數學或英文,不盡然是為了想成為數學家或文學家;然而基本的數字邏輯運算能力與簡要國際化的溝通,早已是當今生活的必要條件。適當認識哲學思潮的演變,只不過幫助我們瞭解以前的哲學家,對於「人的一生」曾經提出過那些個「大哉問」?以及對於各項大哉問,他們各自所作的解釋與推論。換言之,學習哲學只是指引我們,如何從生活環境與經驗中發現問題,進而學習如何找尋答案。漸漸,我們會發覺某些哲學家的答案我無法給予認同;有些見解卻又模稜兩可,不知其所以然。幾經淬煉,我們終將過濾出自己的觀點或可予認同的答案,進而沉澱出自己願意遵循的核心準則,這便是智慧。

本書原名中之「蘇菲亞(Sophia)」,按希臘原文之義便指「智慧」,而「哲學(Philosophia)便是「愛好智慧」之義;所以書名“Sophie`s World (Verden)”似早已暗示了其內容上的份量;然而,作者或許擔心若直接標示「哲學」,莫論初學青少年不易接觸,恐怕連多半的成年人也少有樂於碰觸這塊「鐵板」。至少在我個人的學程經驗,雖曾多次直接或間接學習過「理則學」或「邏輯概論」之類;要不是覺得像瞎子摸象,結果依舊不明不白;要不就似掉入無底泥淖,難以自拔。此書竟然能將二千五百年來西方所有重要哲人的思維脈絡,有條不紊,娓娓道來;既不會令人覺得只似蜻蜓點水,未及要害;又不會讓人頓然深陷泥淖,無從脫困。
若能對哲學能早些建立初步認識,姑不論爾後是否會再作進一步接觸,至少可以理解生命過程中,除了日常的瑣事之外,還有另外一片天空。

學習哲學的基本方法
依照亞理斯多德的說法,哲學的開端,始自於人們對大自然的變幻及生命始末的好奇與茫然。他認為:一般成年人對於自然現象所見所聞,早已見怪不怪,所見一切都已理所當然;然而,純真的孩子卻存有滿腹的疑惑與問不完的問題。
因此,要成為一位哲學家的首要條件,便是要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敏銳的觀察能力;遺憾的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原本的好奇心早已被日常的雜事與現實的生存壓力所蒙蔽,對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早已習慣性接受;然而,好奇心確又繫之於敏銳的觀察能力,兩者實在是相倚互生。其次,發現問題便要設法尋求合理的解答或解釋。而所有的解答或解釋,姑不論其是否絕對正確,至少要能合乎一般常識的判斷與邏輯推演的辯證;而邏輯推演的能力卻是任何工作(生活)領域中必要且重要的條件。
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都深信與生俱來的理性,只是柏拉圖強調用理想色彩看待世界,而亞里斯多德強調用親身感受來面對世界。不論人們應該用何種方式來面對人生,哲學家已點醒了我們,要審視自己面對生命的態度。

各派學說與演變節要
早自西元前半世紀以前,民智未開,乃以神話作為大自然規律運行的崇拜基礎;對於無法預期的天災,也以神祇的處罰作為自我檢點約束的基礎。而各自的族群也都依循各自的神話,一方面各自凝聚,同時也因不同族群的接觸而相互融合。因此,諸如希臘、埃及等較大族群的神話便也有重疊或類似的情形。是以基督教於開始宣揚教義之時,被定為異端邪說,許多信徒紛被處死。然自西元379年起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國教,反而禁止其他「異端邪說」;至此,基督教不僅一教獨大,更與政治結合,進而發展成「君權神授」之合理論述;人們所有的生活、行事與思想,一概不得背離基督教教義,當然更不得違逆羅馬帝國的皇權。因此導致了其後約莫一千年的「黑暗時代」;直至十四世紀,方才有人重新反思檢討身為一個「人」的價值,也才有人回頭檢視研究一千年前古希臘哲人的相關論述,終於展開了人類空前的「文藝復興」運動,進而創造出至今全球優勢競爭的西方文明。

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首先對於古老的神話傳說提出質疑,他們都深信人們都具有與生俱來的理性。雖然他們三人都具師徒關係,卻完全破除了「官大學問大」的傳統迷思;雖然也尊重前輩先師的研究與身份,確也堅持強調自己獨特的觀點論述。他們終於將真理探求的態度以及有關真理探求的思維邏輯與辯證體系流傳下來;然而,微弱的星火終於抵擋不住漫天的灰塵,他們的論述與思想,幾乎完全絕斷失傳。及幸此時,義大利梅迪奇家族於事業大成之餘,忽生一念之憫,全力發掘、回復古希臘時期的文明精華,終究點亮了塵封千年的暗室;梅迪奇家族也終於導引了後續「文藝復興」運動,與西方文化迄今半個世紀的強勢擴張情勢。

自「文藝復興」運動所開啟的人本觀點,漸次發展成為個人主義,並以物質世界作為價值衡量的基準與人生在世的追求目標。至十七世紀,現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改以理性主義觀點作為思考的基本模式,他也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我思故我在」;其簡要說法是: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實的,那就是「他心存懷疑」;當他懷疑時,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於他在思考,那麼他必定是個會思考的存在者。至十八世紀初,英國哲學家(包括:洛克、休姆等人)開始對理性主義大肆批評,他們認為唯有憑藉感官體驗,才能獲取所有外界的知識,所以,他們只接受用感官所認知的事物;除此之外,一切都需經證實。隨後的孟德斯鳩、盧梭等人則反過來懷疑洛克的「感觀論述」,及至後來的康德才提出更為明確的補述:「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樣的」,有點類似我們「看山不是山」的基調;換言之,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事物本來面貌;這便是著名的「啟蒙主義」。他們認為要想建立更好的社會,必當先行「啟」發群眾的「蒙」昧。至十八世紀末之後,德國再又掀起一股新的風潮,謂之「浪漫主義」,他們反對啟蒙時期的哲學家過於強調理性的觀點。最後由黑格爾將所有浪漫主義時期曾出現的理念集大成,自此,哲學又走入一個新的方向,不再有龐大的思考體系,取而代之的是「存在主義」,如祁克果、沙特;達爾文的自然主義;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等。

除了純粹哲學性的邏輯論述,作者也藉由聖奧古斯丁的觀點,略微討論了眾人對於基督教信仰上的疑惑—「(上帝既是萬能)祂何不乾脆拯救所有人?關於這點,聖奧古斯丁認為人無權批評上帝。聖奧古斯丁內心深深覺得,哲學能做的很有限。他真正成為基督徒以後,靈魂才終於獲得平靜。

文體結構與表述技巧
單從上述約莫一頁的「各派學說與演變節要」,或許有些讀者便已經無法繼續讀下去,何況全書更是厚達將近七百頁的大作,真不知一般讀者要如何吞嚥下去。因此,作者喬斯坦.賈德乃塑造了一位正值青春又滿腦子好奇的少女,同時另外塑造一位獨居古怪的老人,並以懸疑不測又忽隱忽現的手法,吸引讀者不自覺地讀覽下去。同時藉由少女心頭正自困惑不解的「大哉問」—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引發少女不得不一步一步進入更深一層的認識與探索。當然讀者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少女心底的疑惑與好奇,一頁一頁地往下讀了下去。
更妙的是,席德與上校是喬斯坦‧賈德塑造的人物,而蘇菲與艾柏特又是書中上校所塑造的人物;因此,本書讀到後半部就好像出現雙軌交叉進行,益增撲朔迷離的情境,最後卻以這兩層虛擬人物的交疊作成結尾。原來,本書的真正主角應是席妲,而前半部所說蘇菲的故事,則又是故事中的故事。

總結
本書故事情節的錯綜交疊,表面上看似故作複雜以期引人入勝,但又何嘗不是人間世事的真實狀態。層網交錯,身陷其中理不出頭緒,更擺脫不了其纏擾;一旦悟得「放下」之道,頓然身輕心寬,自然浮出於層網之上,不受羈絆。

在一片混亂中,蘇菲和亞伯特從故事中的故事跳脫出來,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在這境界之中,似乎能以局外人的角度觀察席妲及艾勃特少校,可是,在現實世界的人不可能感受到他們」。真正的自由是基於獨立思考的心靈自由,真正的心靈自由必將超脫佛教的「輪迴」之說。換言之,書中的蘇菲、亞伯特最終擺脫了上帝──也就是作者──的掌控,變成了自由的個體,暗示他們也已超越了上帝的控制。

自由,是須要付出代價的。

蘇菲(回首俯視過去的經歷)說「這裡曾是我小小的伊甸園」。映照出先前受到父母親朋照顧階段的情境。
亞伯特說「現在妳要被趕出來了」。想要追求自由,首要學會自己作出決定,然後承擔自己所有的選擇。
除了對哲學思想的內容與演變之整體認識有充分助益外,<<蘇菲的世界>>更對西洋美術、文學與古典音樂等之欣賞與認識,當有更深一層次的體會,這應是額外的另一項收穫。
此書內容質量厚重,作者業已盡了最大努力引導讀者容易進入這個大花園;然而,花園中百花競豔,花徑迷蹤,仍非一般大眾容易親近的風格,但終究是本值得仔細閱讀的好書。

=======================================================================================================

各位要是看到這裡,表示這篇這麼有深度的文章你們都看完了 (所以偷偷跳過的人,嘿嘿~抓到了吼~) ,一定會懷疑──這種文章一定不是R這種凡夫俗子寫得出來的!況且我們工作這麼認真忙碌,怎麼可能有時間看這麼厚的書呢~  (大誤)
沒錯!你們猜對了!這其實是R爸的文筆。R在看過電影後,壓根沒想到它裡面講了這麼多東西!所以想說,也許這篇心得可以給一些捧由一點啟發,在徵得R爸同意之後,將這篇心得公諸於世。

好啦,下一篇,新的作品即將登場,希望很快可以跟大家見面!

1 則留言:

  1. 真的!我就想說...怎麼會是你寫的?!怪哉!
    果然~不過~R爸真有才!推!

    回覆刪除